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
一.細度
細度是指水泥顆粒粗細的程度,是影響水泥功能的重要目標。顆粒越細,與水反應的表面積越大,水化反應越快,水泥石前期強度越高,但硬化縮短越大,水泥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容易受潮,降低活性。因此,水泥的細度應該是合適的。
可以選擇水泥細度的篩選方法(GB/T比表面積法1345-91(GB/T8074-87)測定。
硅酸鹽水泥比表面積大于3000m2/kg,普通水泥80μm方孔篩余額不得超過10.0%。
二.規范濃度用水量
水泥漿凈化規范稠度是測定水泥凝結時間的標準.在體積穩定等功能下,為使測試結果具有可比性,水泥凈漿采用規范方法測試,達到漿體可塑性的統一規則。
水泥規范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凈漿達到規范稠度(選用稠度儀測定,試錐沉入水泥凈漿深度為28?!?mm)時間所需的加水量。
三.凝聚時刻
凝結時間是指水泥從加水開始,到水泥漿失去可塑性的時間。水泥在凝結過程中經歷了初凝和終凝兩種狀態,因此水泥凝結時間分為初凝和終凝。初凝時間是指泥漿從加水攪拌到水泥漿開始失去塑性體驗的時間;凝結時間是指從水泥加水攪拌到水泥漿完全失去塑性體驗的時刻。
在工程建設中,水泥凝聚時間具有重要意義。初凝時間過短,會影響水泥混凝土的攪拌.運輸和澆注;凝結時間過長,會影響施工周期。因此,水泥凝結時間應嚴格控制。
硅酸鹽水泥初凝不能早于45min,凝結不得遲于6.5h。
四.安定性
水泥體積穩定性是指水泥漿硬化后體積變化的穩定性。在漿體硬化過程中或硬化后,穩定性差的水泥體積膨脹不均勻,導致開裂。
水泥體積穩定性差的主要原因是:熟料中含有過多的游離氧化鈣.游離氧化鎂或混合過多的石膏。由于上述物質在水泥硬化后開始或繼續水化反應,其反應產品體積膨脹,水泥石開裂。
檢查穩定性時,首先選擇烹飪方法。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驗方法,可以詳細選擇試餅法或雷氏法。根據國家規范,水泥熟料中的游離氧化鎂含量不得超過5.0%,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過3.5%。
五.強度等級
我國現行規范《水泥膠砂強度檢驗辦法》(ISO)法》(GB/T按照17671-99規則,水泥與標準砂的合作比例為1:3.水灰比為0.5,采用標準制造方法制造40。mm×40mm×160mm棱柱體。在標準維護條件下,確定其達到規定年齡(3d.28d)按照國家標準,抗折抗壓強度(GB根據Z的低強度值,175-99)規定了水泥的強度等級。
水力等級:硅酸鹽水泥分為42種.5.42.5R.52.5.52.5R.62.5.62.5R強度等級。
為了提高水泥的前期強度,我國現行規范將水泥分為普通型和早強型。(R類型)兩種類型。早強型水泥3d能達到28的抗壓強度d抗壓強度的50%;早強型水泥具有相同強度等級,d與普通型相比,抗壓強度可提高10%~24%。
六.水化熱
水化熱是指水泥和水之間發生化學反應釋放的熱量。水化熱量大,有利于冬季施工,不利于大規模工程。鋁酸三鈣和硅酸三鈣在熟料礦藏中的含量越高,水化熱量越大。